口碑营销受到很多企业的重视,大多数企业都是积极营造真实的口碑来对企业和产品进行宣传。但是,也有一些企业为了一己之私利,不惜制造虚假的口碑来欺骗消费者。这些企业可能在短时间欺骗了一部分人,但是不能长时间欺骗所有人。虚假的口碑一旦暴露,必将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毁掉一个口碑要比营造一个良好的口碑容易得多。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无孔不入,并且网上不乏“吃瓜群众”,如果这些人跟着起哄、推波助澜,好的口碑会被他们传播出去,坏的口碑肯定也会被他们无限放大并传播出去。如果企业在前期口碑做得很好,传播也很广,但是后期产品的品质却出了问题,之前树立的良好口碑也会被消费者认为是虚假口碑。这样产品可能只会火爆一时,最终还是要陷入四面树敌、销量下降的难堪局面。
企业在实施口碑营销之前,一定要清楚并避免口碑营销误区。有的营销人员还认为“谎言说一千遍,就成了真理”,其实是在自欺欺人。你只能欺骗消费者一时,不可能欺骗消费者一世。对口碑来说更是如此,假的就是假的,说一千遍、一万遍也不会变成真的。消费者都有判断能力,他可能被蒙蔽一时,但是当他们明白过来之时就是虚假口碑的末日,甚至连企业也会被打翻在地,永世不得翻身。当谎言被拆穿的时候,用虚假口碑营造起来的正向口碑大厦会瞬间倒塌,正向口碑也会一百八十度转向.成为负面口碑,反噬企业自身。
在互联网时代,虚假口碑的例子有很多,这些企业都是想借一时的好口碑捞一把就走。现在的网民吃一堑长一智,对虚假口碑的辨别力越来越强,对虚假口碑已经不感冒,还可能会嗤之以鼻。
微博上曾有过这样一个段子。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奶奶参加了他的就职典礼,并且当时穿了一件中国品牌的内衣。这件事被称为“奥巴马奶奶的内衣中国造”,微博上说,在奥巴马就职当天异常寒冷,奧巴马的奶奶特意穿了一件保暖内衣,这件保暖内衣是中国一家企业的慰问团到奥巴马故乡慰问奥巴马的奶奶时赠送给她的。慰问团告诉她说,在奥巴马就职当天,华盛顿的天气会很冷,一定要穿上这套内衣。奥巴马的奶奶答应了,这也是中国品牌第一次出现在奥巴马就职典礼上。
这个段子在微博上并没有火起来。很显然这是一个隐藏着广告的微博,目的就是想推广这个品牌的内衣,想借着奥巴马的奶奶把微博炒红形成口碑。如果真是这样,这个品牌的内衣自然也就红了。然而,对于这条微博人们只是由于好奇心会看一看,但是并没有产生连锁反应,也没有媒体对这件事进行报道,这个品牌也没有火爆起来。
其实,这种营造口碑的手段早在2003年也出现过,当时球星罗纳尔多来北京时,有家企业通过他的中国经纪人找到他,请他吃饭,并答应给他一笔数目不菲的出场费。罗纳尔多去了饭局后被忽悠着拍了一张拿着那家企业产品的照片。这家企业当时还承诺罗纳尔多只供内部宣传使用,不作为形象代言。让罗纳尔多没想到的是,这家企业拿着这张照片在央视上做广告,一直做了好几年,产品卖得很火爆,企业赚了个盆满钵满。后来,罗纳尔多知道了这件事很气愤,把他的中国经纪人给开除了,并把这家企业告上了法庭。这家企业虽然借着名人效应再加上产品质量可靠,让产品的信誉度和口碑爆棚,但这种借助忽悠名人做口碑宣传的做法虽然一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最终还是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像这样的名人被忽悠的例子还有很多,某网游公司开发了一款以三国为主题的游戏,并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信息称:将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对三国历史了解的名人学者做代言人。然后,该该网游公司又发微博声称,著名学者易中天了解了游戏的内容后对游戏大加称赞,称这款游戏真实还原了历史,并且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款精品游戏,意欲进行合作。这款游戏如果得到易中天的肯定那还得了?肯定大卖。可惜是假的,一切都是这个公司自导自演的。后来,易中天在其博客上发出声明,称对此事并不知情,不负任何责任。这个公司的做法确实有点过分,结果在网上得到了片骂声、一堆差评,自然也影响到了玩家的选择,其销售情况可想而知。有句电影台词说得好:“出来混,迟早要还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民对事物的辨别能力也越来越强,瞎忽悠一旦被网民识破,必定会带来一片负面评价。现在人们在网上消费很注重好评和信誉,如果企业的产品都是差评,消费者是肯定不会选择的。所以,企业不能伪造口碑,因为一旦暴露将会失去完全的信任,那么口碑也将一文不值,甚至还可能带来负面效果。你的欺骗可能一时得逞,但一旦被识破,你就可能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今天的消费者都非常精明,他们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只会随大流地跟风消费。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如果你欺骗他们,他们就会把你的欺骗行为告诉更多的人。网站制作消费者的声音会对企业的产品销售产生很大的影响、能够让那些营造虚假口碑的企业付出惨重代价。
>>> 查看《杜绝虚假口碑》更多相关资讯 <<<
本文地址:http://gnbbatt.cn/news/html/3124.html